找到相关内容1138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熊十力对朱、王《大学》“格物致知”诠释的整合

    儒、释、道三家中的哪一家,只有把解悟与证悟统一方可谓之彻悟。学问之路,自古有两条:一条是由解悟入而至于证悟,一条是由证悟入而至于解悟,但无论那一条,所追求的都是解悟与证悟的合一。[19]解悟与证悟的...

    赵卫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5693581.html
  •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

    羡慕,那种解脱尘世羁绊,追求无拘无束的愿望,在诗中缕缕流出。   当诗人们从心灵深处走向佛国禅境,便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虑尘劳,享受寺院中才有的那份尘世难以企及的安谧与清净。于是,各种求禅求静的心态,...

    王赛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893670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

    rdquo;[13],完全用传统的语言文字,解说佛教无人相、无我相、超越有无的终极追求。同时他还指出,“至趣无言,言则乖旨”,涅槃之道,“寂寥虚旷,不可以形名得;微妙...都是这一问题的表现形式。名实的一致性是人类的不断追求,然则名不当实、名实相违的事实却层出不穷,汉末魏晋尤其泛滥于社会政治生活之中,因而有循名责实的政治要求。董仲舒也曾经论述名实关系曰:“名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解脱大乘天论—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

    大乘经典,大、小二乘圆融,互相渗透和补充,他所追求和弘扬的真理、遗法,是佛教的全部,是佛教的整体,故在印度同时得到“大乘天”和“解脱天”的赞誉。   一、正志出家   玄奘法师从小,即显示出善根深厚...历史、民俗、宗教、政治乃至军事等作出巨大贡献。   辩:即辩道,辩经,是佛教提倡的一种追求真理,辩明是非,辩清反正等方法。辩才无碍,是诸佛菩萨及圣僧为转大法轮,降伏外道而必备的超人的辩论能力。也是佛教...

    王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293684.html
  • 定光古佛探索

    文学家苏东坡的赞词最为有名,他写道:定光古佛,不显其光,古锥透穿,大千为囊。卧像出家,西峰参道,亦俗亦真,一体三宝。南安石窟,开甘露门,异类中住,无天中尊。彼逆我顺,彼顺我逆,过即追求,虚空鸟集。驱使草木...

    林国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81793777.html
  • 信愿——往生正因

    世间名利,不是为获得小乘阿罗汉的果位。小乘的果我们不求,世间福报更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。所以应当放下一切世间希求,以清净的出离心来修持净土法门,而且要发愿生到净土,尽快成就大乘殊胜功德,在净土成就之后,...修人天善法,只想得到一点人天福报,这也是浪费生命;如果我们只修小乘法门,只想一个人得到解脱,这也是虚度光阴;如果我们追求世间八法,那更是浪费生命。等于拿一颗如意珠换一颗糖吃。阿弥陀佛不希望我们只求这样的结果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往生|信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0255593998.html
  • 禅七与禅宗

    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两种。中国唐末有一位佛学大师宗密和尚就说过,小乘是以成就阿罗汉、解脱业报轮回为目的而修之禅。它的特点是追求我空,以修四禅而进阶位,取得果位之后得到的禅的境界。大乘禅是指菩萨禅,因为菩萨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8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品尝进而享受生命中的苦味,以检验自己的心性。经过实际、勤恳的修行,完成自己的生命追求。虚云公很注重禅者守戒,但因其茶诗中未专门提到戒律,故将论述重点放在最直接具体的代表性修行方式禅坐和参悟上。   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无畏布施:“人间佛教”的虚云模式

    解释性说明,有鉴于此,我在这里不揣冒昧,斗胆提出“人间佛教”的一个定义以求教于方家,这个定义乃是:   人间佛教是指为求得人间和谐而实行人间布施的佛教   定义中的“人间和谐”是“人间佛教”所要追求的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994120.html
  •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的重要性

    是为了追求一种类似于满足感和喜悦感合二为一的快感,但是手淫过后却是一种空虚失落,而行善即可以带来喜悦满足感,过后还会保有一种充实感,这与手淫的快感相比较,岂不是更有意义。我们回忆起自己的每一次善行,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794665.html